• 尋訪古道之旅 重修路徑與人和好

  • 守望原住民

 

賽夏族(Saisiat)

有南北二族群之分,北賽夏分佈於新竹縣,南賽夏分佈於苗栗縣之山區,人口不及四千人,族名Saisiat,原意亦為真人。社會組織以父系氏族組織為主,各氏族團體傳統亦各有其圖騰象徵物,前清時期遂改漢姓,以原圖騰譯為其姓氏之名,如「風」、「日」、「夏」等姓。

「矮靈祭」Pastasi為最重要之祭典,二年舉行一子祭,十年一大祭,配以精緻之音樂與歌詞配搭,為歌舞之精華。他們祭拜矮黑人目的在避免咒語帶來的瘟疫,同時「感恩」與「祈福」,並求米糧豐收。物質文化方面深受泰雅族的影響,有手工編織品,胸前和額頭有刺黥習俗。

【圖片說明】:賽夏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父子」白色圓盤頭飾、耳飾為其榮譽身份,油畫,50F,1996。

泰雅族(Atayal)

族群分佈於台中、南投、苗栗、新竹、桃園、宜蘭、花蓮等縣地區,人口約有八萬一千人(含賽德克族),族名譯音Atayal,意即真人、勇敢的人。臉部有鯨面習俗,刺有「王」字型花紋,因而有北台灣「山大王」之稱,日人稱之為「王字蕃」。

社會組織以稱為 gaga 之祖炙祭祀團體為主,形成「獵團」與「祭團」的兩種組織形式,其傳統生活以狩獵與遊耕維生,民族性剽悍勇猛,「震驚國際」的霧社抗日事件,即他們所為。物質文化方面,則以織布技術著稱於外族,技術、繁複、花色精巧,且喜用以紅色為主,另外貝殼研磨之貝珠衣飾最負盛名。

【圖片說明】:泰雅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父子」,著貝珠衣,油畫,50F,1996。

邵族(Thau)

居住於台灣本島中央的日月潭(水社湖),自清朝起就受漢族影響,其漢化程度不如「平埔族」,而有「化蕃」之稱,其語言與宗教完全漢化,人口約三百人。

邵族相傳故居是阿里山,物質文化因而與曹族雷同,但邵族有公媽籃,曹族沒有。邵族拜日、月和大樹,而曹族只拜大樹。邵族過年固定在農曆七月底至八月底,曹族卻在國曆的二月十五日,另外邵族的頭目胸部方塊布花紋,與曹族的花紋不相同,邵族頭上插花草和樹葉,曹族插羽毛。邵族著名的杵歌,利用長短不一的杵敲擊,中央的石板能演奏出節奏和諧的樂音。 

【圖片說明】:邵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姊妹」,手執杵,油畫,50F,1996。

魯凱族(Rukai)

分佈於高雄、屏東、台東等縣大武山北側的高山地帶,人口約八千人。社會組織同於排灣族,有貴族與平民階層體系,相傳他們的祖先是百步蛇所生,因此魯凱族人相當重視百步蛇的圖案,且將百步蛇圖案視為祖靈的象徵。

因與排灣族甚早接觸,深受其影響,主要區別是語言及繼承制度的不同,魯凱族採長男承家,而排灣族則採長嗣繼承不分男女。魯凱族的藝術成就相當著名,以男性的木雕,女性的編織最為出色。

【圖片說明】:魯凱族傳統服飾之一。(與排灣族之頭目服飾相近似)「頭目與其子」雲豹皮衣及由左肩下披的帶飾上的白色圓盤(夜光螺所做成)為特色,油畫,50F,1996。

阿美族(Amis)

分佈於花蓮、台東、屏東之縱谷和海岸平原,人口約有十三萬人,可分為五大族群,各地風俗略有差異。社會制度以母系氏族組織為主。傳統祭儀活動以部落性之豐年祭為主,在物質文化方面,其生產方式早已進入水田牛耕階段,捕魚是生產,打獵則僅屬儀式或娛樂。阿美族飲食文化可說是獨占鼇頭,尤其野菜種類至少超過一百 種,都可成佳餚。

阿美族善於燒製陶壺、陶柸、服飾方面北部較喜歡艷紅色,南部普遍採用漢人之黑布衫,白上衣和加彩色花邊的黑裙子,男子頭上綁布圈掛瑪瑙項鍊,穿耳洞及插上管狀裝飾品。

【圖片說明】:阿美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男女」,油畫,50F,1996。

賽德克族(Sedek)

「賽德克」泰雅族分東西兩分支,東支在著名的「太魯閣」一帶,包括台中縣東勢和花蓮的木瓜蘭溪一帶,西支則分佈在南投縣仁愛鄉「霧社」一帶。震驚國際的霧社抗日事件,就是西賽德克所發動。除語言外,其他物質文化及一切風俗習慣與泰雅族相近似,因此人類學者統稱泰雅族為同系族群。

服飾上泰雅族喜用紅色,花蓮太魯閣則以白色點粹花為主。少女頸部裝飾品琳瑯滿目,有瑪瑙、台灣玉、貝殼等加工後成美麗的各種項鍊。

【圖片說明】:賽德克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男女」,著白素色服飾男女,油畫,50F。

布農族(Bunun)

主要分佈於南投、花蓮、台東、高雄等縣之中央山脈,為典型的高山住民,Bunun 即 為人之意,人口約四萬人。社會組織以父系大家族為主,因而傳統家屋規模較大。生產方式以山田、栗作與狩獵為主,最重視之作物是小米,認為神聖的,因此有極為繁複的儀式與禁忌,其中〝祈禱小米豐收歌〞以精細配搭之八部合音極受國際樂音所推崇,打耳祭為部落男子成長階段之重要祭典,他們以箭射鹿耳的儀式,祈福 與教育下一代。

近代以來,布農族人對台灣最大的影響,就是響叮噹的紅葉少棒,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。物質文化有皮帽、皮、套袖、套褲、皮革鞋、護陰袋,表現上深受鄰近族群之影響。

【圖片說明】:布農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母與子」,女性頭飾,油畫,50F,1996。

排灣族(Paiwan)

分佈於本島南部,屏東及台東兩縣地區,人口約有六萬人左右,為貴族階級社會,頭目家族為政治、軍事、宗教領袖,且成一獨立自治單位。排灣族與魯凱族非常相似,舉凡都實施「貴族平民社會階級制」,也同時崇拜百步蛇,並視太陽為上方之神,常令外族人很難釐清。

藝術表現為他族之冠,器具、衣飾、裝飾等均為極為講究,木雕、石雕和刺繡,以百步蛇紋及人頭紋表現象徵貴族地位崇高,尤其表現出本族之精神內涵。另外青銅刀、古陶壺、琉璃珠為其著名的三樣傳家之寶,唯今常見之刺繡漢式服制,為受漢化之影響。「五年祭」是排灣族五年一次的亡魂大祭典。

【圖片說明】:排灣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母子」,戴花葉頭飾,油畫,50F,1996。

雅美族(Yami)

居住於台灣本島南端的49海哩之蘭嶼島,人口約四千人,為典型的海島居民。社會活動主要端賴父系氏族群體及漁團組織來管理。民族性極温和好客,信神,以日月為禱告和發誓對象,每年宗教儀式以配合捕撈飛魚之活動為主,視飛魚為其神聖物之信仰,亦為特色。

船是重要謀生工具,新船要舉行下水典禮。盛服多為戰甲(水籐甲冑),非戰爭時穿用,而是祭儀時用來驅邪辟靈,物質文化極為豐富,在雕造栟板舟、打造銀器、捏製陶器、制作泥偶等方面,都有極出色的表現,尤其造船的技術最突出。

【圖片說明】:雅美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驅魔舞」,丁字褲,油畫,50F,1996。

卑南族(Puyma)

分佈於台東縣八個主要部落有「卑南八社」之名,人口約有六千人。由於周圍異族環伺,其文化逐有分化現象,例如知本系統,有濃厚的排灣族及魯凱族色彩;而「南王系統」深受阿美族影響,但曾一度成為東台灣的「統治者」。清康煕年間,因協助平定變亂,被封為「卑南大王」,從朝廷大批的服飾賞物中,加速了卑南族人的 漢化現象。

傳統社會制度以長女承家及男性年齡階級組織為主,猴祭、大獵祭為其重要祭典。女性多有習巫之俗,故巫術相當發達。物質文化方面刺繡非常精細,而以成年男子的服裝最為華麗。    【圖片說明】:卑南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卑南武士」,油畫,50F,1996。

平埔族

平埔族也是台灣原住民族,早與漢族接觸,並接受漢人的生活方式。根據前人的研究,至少有十個族群以上,如:Ketagalan、Kavalan、Taokas、Pazeh、Papora、Sao、Hoanya、Siraya、Makatao 等族群。

日治時代初期,仍有九種語言,但現在僅存噶瑪蘭語,其餘都已成死語。平埔族一部份聚居埔里盆地與東海岸的新社,其他則多已漢化,人口無法統計。衣服雖受漢族濃厚影響,卻仍保存纏頭巾纏髮辮的習俗。

【圖片說明】:噶瑪蘭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男女」,油畫,50F,1996。

鄒族(Tsou)

分佈於嘉義、南投、高雄縣為主,在早期的文獻均稱其為「曹族」,目前人口約六千人。社會組織以嚴格父系氏族組織及大、小社分脈聯合之政治性組織為主。其嚴格的軍事訓練和嚴厲的宗法禮俗社會,而能擠身為台灣山林之中而不被他族所滅。

社會文化中重男輕女觀念甚為明顯,部落中社會生活重心所在「會所」即多有禁止女性接觸之禁忌。部落性祭儀以〝凱旋祭〞為重要,俗稱 Mayasvi。曹族人拜茄冬樹及老榕樹,因為他們深信神炙會附在巨木上保佑他們。另外「吳鳯」犠牲人頭的教化故事,其實是象徵外來文化統治力量的介入。曹族的物質文化中,男性狩獵、鞣皮的技巧十分高明。而女性早期手製陶與紡織等技術則皆已失傳了。

【圖片說明】:鄒族傳統服飾之一。「男女」,男性皮革外衣,羽飾皮帽,女性裹大布巾,油畫,50F,1996。

中華民國基督教全國禱告網絡協會 
新竹市東大路二段655號 Tel:(03) 531 8731   Fax:(03)531 8737

Email:prayer@prayer.org.tw